close
吉林省通化市
吉林省通化市: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通化綠色轉型發展
通化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全市幅員1.56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30萬,市區人口50萬。轄梅河口市、集安市、輝南縣、柳河縣、通化縣、東昌區、二道江區7個縣(市、區)和1個國傢級醫藥高新區,梅河口市是全省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市,集安市是全省加快開放發展試點市。
台中通馬桶價錢
通化
通化城市一隅
通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高句麗文化、薩滿文化的發源地,高句麗在集安設都425年,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是東北地區唯一一處獨立申報成功的世界文化遺產。楊靖宇烈士陵園是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所航空學校、工兵學校誕生於此,也是“中國空軍之父”高志航的故裡。通化是首批全國雙擁模范城,並連續八次獲此殊榮。
通化生態優美,自然資源豐富。佟佳江穿城而過,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城相融,山水相依,是一座天然生態氧吧。全市森林覆蓋率63%,素有綠色立體寶庫之稱,是我國“三大天然藥庫”之一,人參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被譽為中國中藥之鄉、人參之鄉、優質大米之鄉、松花硯之鄉和滑雪之鄉。五女峰、石湖、雞冠山等6個國傢級森林公園,龍灣、哈尼等4個國傢級自然保護區,霸王潮、蝲蛄河等3個國傢級濕地公園,風光旖旎,聞名遐邇。
五女峰國傢級森林公園
吉林龍灣國傢森林公園吊水壺冬季風光
哈泥濕地日出
通化市人參
通化區位獨特,開放空間巨大。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鴨綠江國際經濟合作帶的核心區,邊境線長203.5公裡,是我國最東端實現陸海聯通互動的重要聯接帶,是東北東部大通道的重要樞紐,是吉林省向南開放的重要窗口,擁有公路、鐵路國傢級口岸各一處。通化至沈陽、丹東、長春3條高速公路和通化至丹東鐵路建成通車,通化機場通航,通化至靖宇高速公路年內通車,通化至集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佳木斯至通化至沈陽、四平至通化至白河高鐵將於2017年開工建設,“進關出海、連接腹地、通達國際”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初步形成。吉林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通化市建設向南開放窗口的若幹意見》、《關於支持集安市加快開放發展的若幹意見》出臺後,通化市加快推進國際內陸港務區、集安邊境經濟合作區、通丹經濟帶建設,在東北亞開放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修正大橋
通化民營經濟活躍,產業特色鮮明。形成醫藥、食品、旅遊三大支柱產業和冶金、建材、裝備制造三大優勢產業,通化醫藥產業集群被評為“中國百佳產業集群”,是全國第一個“中國醫藥城”、國內著名的“葡萄酒城”和東北重要的“鋼鐵城”。通化國傢醫藥高新區是以醫藥冠名的高新區之一,吉林省政府出臺《關於推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市規模以上制藥企業發展到108戶,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1109.6億元,總量和效益占全省的55%以上,通化制藥企業數量、上市制藥企業數量、國傢級醫藥技術中心數量和制藥企業銷售人員數量在全國地級市中均排第1位。通鋼是吉林省最大的鋼鐵企業。通化葡萄酒有近百年的歷史。玄武巖、石墨、鉀長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全市民營經濟占GDP比重達到58%,上市掛牌企業達到23戶。
通化醫藥城
一、舉措與成效
2016年,通化市著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通化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規劃》頒佈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初步劃定,完成污染防治項目19個,淘汰燃煤小鍋爐147臺,註銷黃標車、老舊車4478輛。市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超過300天。垃圾焚燒發電主體工程完工,城鎮污水處理提標改造加快實施。哈泥河水源保護持續推進。植樹造林10萬畝,清收林地18.4萬畝。南山生態移民工程取得新進展。完成瞭一批地質災害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整體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經驗在全省推廣。東昌區、集安市列入國傢重點生態功能區,石湖獲批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著力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實施“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城市功能、市容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市區改造棚戶區70萬平方米,開工率、貨幣化安置率全省第1,綜合整治老舊住宅小區30萬平方米;升級改造街路30條,紅旗橋拓寬及立交改造主體工程建成通車;官道嶺改造全面啟動;綠化美化亮化和江南公園、倚江園升級改造、水舞秀音樂噴泉等工程如期完工;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0.85公裡;列入全省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先行先試房屋租賃試點;施劃停車泊位2.6萬個,新增新能源公交車50輛,新建公交候車亭34個,智能立體停車場建設有序推進,縣(市)公交實現“一卡通”;改造供熱管網94公裡、供水管網14.2公裡、燃氣管網14.6公裡及2萬傢庭的老舊燃氣設施,天然氣母站竣工;建成水沖公廁22座。“五城聯創”全面推進,完成121項年度創城任務。“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
集安市街路綠化
廣電炫彩
2017年,通化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實施藍天工程。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抓好冶金、火電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整治燃煤小鍋爐、機動車尾氣和揚塵污染,推進柳河、通化縣秸稈綜合利用,淘汰黃標車。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實施碧水工程。加強水資源管理,推行河長制。推進玉帶河、柳條溝黑臭水體治理,完成10個重點流域污染防治項目。提標擴建污水處理廠,加快哈尼河飲用水源和森林、濕地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建設鴨綠江、渾江等生態水網,實施渾江城區段清淤工程,優化提升濱江親水環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平方公裡。啟動周山侵蝕溝綜合整治。重點流域水質優良率達到70%以上,飲用水源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實施青山工程。造林8萬畝,省級標準化綠化村屯4個。實施凈土工程。開展污染源普查,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推動農藥化肥施用量零增長。推進礦區和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強化環境執法,健全完善考評追責機制,實現環境監管全覆蓋。
二、榮譽風采
通化和諧文明,發展環境優良。圍繞建設中國北方宜居山水城市目標,紮實推進國傢園林城市、森林城市、衛生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五城聯創”和法治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城市功能、內涵和人居環境整體提升,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中國區環境規劃優秀示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質量興市先進市、“雙保工程”成效顯著城市、科技管理先進單位、食品安全十佳城市等,被認定為中國醫藥城、松花硯之鄉、人參產業基地、首批國傢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低碳國土實驗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創新能力百強市、知識產權試點市、智慧城市試點市、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和首批綠色發展優秀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殊榮。註重構建公正透明高效營商環境,成為投資興業、創新創業的沃土。
2010年12月26日,由新華社《瞭望東社區公寓大廈抽肥方周刊》、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工作委員會、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政府聯合主辦,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承辦的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頒獎典禮上,通化市榮獲“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2015年,通化市被確定為全國地級市唯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試點,被評委全國首批綠色發展優秀城市。
2017年,通化市被國傢林業局授予“國傢森林城市”稱號。
三、目標與規劃
“十三五”時期,通化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不懈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讓通化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居環境更優美,爭創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
(一)鞏固提升生態資源優勢
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劃定生態紅線,實施生態建設行動計劃,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工程。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二期、退耕還林、地質災害治理、綠色礦山建設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探索建立林區生態補償機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支持林區轉型發展。實施黑土地保護行動,推進土壤改良、土地整理、農防林更新改造,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實施生態移民工程,有序推動國有林區、林場、重要濕地和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居民遷移。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推行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社會進一步普及和推廣生態文化。
龍灣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集安五女峰
白雞峰森林公園主峰
(二)綜合治理環境污染
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堅持源頭管控和環境準入,形成政府、市場、公眾多元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強化污染總量控制,落實污染減排責任,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交易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實施大氣清潔行動計劃,全面開展工業污染防治、燃煤小鍋爐整治、燃油品質提升和機動車尾氣治理,逐步淘汰黃標車。加快實施農村清潔行動計劃,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開展秸稈焚燒治理。強化水污染防治,實施水體清潔行動計劃,推進渾江、鴨綠江、哈泥河等全流域綜合治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三)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控制和強度控制,加快資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節約集約型轉變。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新機制,探索建立節能量交易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堅持城鎮規模以水而定,產業發展量水而行,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和產品,強化計劃用水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推進地質找礦“358”戰略,實現地質勘察重大突破,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推進綠色消費,嚴格執行禁塑令,鼓勵購買使用節能節水產品,加快資源回收利用。堅持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嚴控增量和盤活存量,實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礦廢棄地復墾和周山環境治理,積極爭取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和模式,創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
通化市哈泥河水源上遊涵養
台中市化糞池清理
石湖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四)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減少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持綠色清潔生產,全面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支持循環經濟發展,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應用,提升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水平。支持新能源發展,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支持新能源汽車、生態農業和綠色建築推廣。加快推進低碳城市、低碳工業園區、低碳社區建設。
(五)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以特色鄉鎮、中心村為建設重點,推進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工程;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優美鄉村
當前,通化正搶抓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機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紮實推進“六個一”發展佈局,即發展一個大產業——大健康產業;打開一條大通道——吉林省南部借丹東港出海大通道;謀劃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市場競爭和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培育一支務實奉獻、勇於創新的企業傢隊伍;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擔當進取、勤廉幹事的幹部隊伍;打造一個行政審批項目少、服務質量優、辦事效率高的發展環境,努力把通化建設成為吉林省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東北東部中心城市和國際醫藥健康名城。
??? (此文章內容由參賽方提供)
吉林省通化市:全面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通化綠色轉型發展
通化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腹地。全市幅員1.56萬平方公裡,總人口230萬,市區人口50萬。轄梅河口市、集安市、輝南縣、柳河縣、通化縣、東昌區、二道江區7個縣(市、區)和1個國傢級醫藥高新區,梅河口市是全省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市,集安市是全省加快開放發展試點市。
台中通馬桶價錢
通化
通化城市一隅
通化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高句麗文化、薩滿文化的發源地,高句麗在集安設都425年,高句麗王城、王陵及貴族墓葬是東北地區唯一一處獨立申報成功的世界文化遺產。楊靖宇烈士陵園是全國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第一所航空學校、工兵學校誕生於此,也是“中國空軍之父”高志航的故裡。通化是首批全國雙擁模范城,並連續八次獲此殊榮。
通化生態優美,自然資源豐富。佟佳江穿城而過,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山城相融,山水相依,是一座天然生態氧吧。全市森林覆蓋率63%,素有綠色立體寶庫之稱,是我國“三大天然藥庫”之一,人參產量占全國的四分之一,被譽為中國中藥之鄉、人參之鄉、優質大米之鄉、松花硯之鄉和滑雪之鄉。五女峰、石湖、雞冠山等6個國傢級森林公園,龍灣、哈尼等4個國傢級自然保護區,霸王潮、蝲蛄河等3個國傢級濕地公園,風光旖旎,聞名遐邇。
五女峰國傢級森林公園
吉林龍灣國傢森林公園吊水壺冬季風光
哈泥濕地日出
通化市人參
通化區位獨特,開放空間巨大。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鴨綠江國際經濟合作帶的核心區,邊境線長203.5公裡,是我國最東端實現陸海聯通互動的重要聯接帶,是東北東部大通道的重要樞紐,是吉林省向南開放的重要窗口,擁有公路、鐵路國傢級口岸各一處。通化至沈陽、丹東、長春3條高速公路和通化至丹東鐵路建成通車,通化機場通航,通化至靖宇高速公路年內通車,通化至集安高速公路開工建設,佳木斯至通化至沈陽、四平至通化至白河高鐵將於2017年開工建設,“進關出海、連接腹地、通達國際”的區域性交通樞紐初步形成。吉林省委、省政府《關於支持通化市建設向南開放窗口的若幹意見》、《關於支持集安市加快開放發展的若幹意見》出臺後,通化市加快推進國際內陸港務區、集安邊境經濟合作區、通丹經濟帶建設,在東北亞開放格局中的地位日益凸顯。
修正大橋
通化民營經濟活躍,產業特色鮮明。形成醫藥、食品、旅遊三大支柱產業和冶金、建材、裝備制造三大優勢產業,通化醫藥產業集群被評為“中國百佳產業集群”,是全國第一個“中國醫藥城”、國內著名的“葡萄酒城”和東北重要的“鋼鐵城”。通化國傢醫藥高新區是以醫藥冠名的高新區之一,吉林省政府出臺《關於推進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全市規模以上制藥企業發展到108戶,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1109.6億元,總量和效益占全省的55%以上,通化制藥企業數量、上市制藥企業數量、國傢級醫藥技術中心數量和制藥企業銷售人員數量在全國地級市中均排第1位。通鋼是吉林省最大的鋼鐵企業。通化葡萄酒有近百年的歷史。玄武巖、石墨、鉀長石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全市民營經濟占GDP比重達到58%,上市掛牌企業達到23戶。
通化醫藥城
一、舉措與成效
2016年,通化市著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通化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創建規劃》頒佈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初步劃定,完成污染防治項目19個,淘汰燃煤小鍋爐147臺,註銷黃標車、老舊車4478輛。市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超過300天。垃圾焚燒發電主體工程完工,城鎮污水處理提標改造加快實施。哈泥河水源保護持續推進。植樹造林10萬畝,清收林地18.4萬畝。南山生態移民工程取得新進展。完成瞭一批地質災害及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整體推進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經驗在全省推廣。東昌區、集安市列入國傢重點生態功能區,石湖獲批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著力提高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實施“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城市功能、市容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市區改造棚戶區70萬平方米,開工率、貨幣化安置率全省第1,綜合整治老舊住宅小區30萬平方米;升級改造街路30條,紅旗橋拓寬及立交改造主體工程建成通車;官道嶺改造全面啟動;綠化美化亮化和江南公園、倚江園升級改造、水舞秀音樂噴泉等工程如期完工;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0.85公裡;列入全省首批海綿城市試點、先行先試房屋租賃試點;施劃停車泊位2.6萬個,新增新能源公交車50輛,新建公交候車亭34個,智能立體停車場建設有序推進,縣(市)公交實現“一卡通”;改造供熱管網94公裡、供水管網14.2公裡、燃氣管網14.6公裡及2萬傢庭的老舊燃氣設施,天然氣母站竣工;建成水沖公廁22座。“五城聯創”全面推進,完成121項年度創城任務。“智慧城市”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
集安市街路綠化
廣電炫彩
2017年,通化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實施藍天工程。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計劃,抓好冶金、火電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整治燃煤小鍋爐、機動車尾氣和揚塵污染,推進柳河、通化縣秸稈綜合利用,淘汰黃標車。城市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實施碧水工程。加強水資源管理,推行河長制。推進玉帶河、柳條溝黑臭水體治理,完成10個重點流域污染防治項目。提標擴建污水處理廠,加快哈尼河飲用水源和森林、濕地保護區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建設鴨綠江、渾江等生態水網,實施渾江城區段清淤工程,優化提升濱江親水環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60平方公裡。啟動周山侵蝕溝綜合整治。重點流域水質優良率達到70%以上,飲用水源水質優良率達到100%。實施青山工程。造林8萬畝,省級標準化綠化村屯4個。實施凈土工程。開展污染源普查,抓好土壤污染防治,推動農藥化肥施用量零增長。推進礦區和地質環境綜合整治。強化環境執法,健全完善考評追責機制,實現環境監管全覆蓋。
二、榮譽風采
通化和諧文明,發展環境優良。圍繞建設中國北方宜居山水城市目標,紮實推進國傢園林城市、森林城市、衛生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交通管理模范城市“五城聯創”和法治城市、智慧城市建設,城市功能、內涵和人居環境整體提升,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授予“中國區環境規劃優秀示范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七連冠”、質量興市先進市、“雙保工程”成效顯著城市、科技管理先進單位、食品安全十佳城市等,被認定為中國醫藥城、松花硯之鄉、人參產業基地、首批國傢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和低碳國土實驗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創新能力百強市、知識產權試點市、智慧城市試點市、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和首批綠色發展優秀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殊榮。註重構建公正透明高效營商環境,成為投資興業、創新創業的沃土。
2010年12月26日,由新華社《瞭望東社區公寓大廈抽肥方周刊》、中國市長協會《中國城市發展報告》工作委員會、中共長沙市委、長沙市政府聯合主辦,新華社《瞭望東方周刊》、中共長沙市委宣傳部承辦的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頒獎典禮上,通化市榮獲“201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
2015年,通化市被確定為全國地級市唯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試點,被評委全國首批綠色發展優秀城市。
2017年,通化市被國傢林業局授予“國傢森林城市”稱號。
三、目標與規劃
“十三五”時期,通化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不懈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讓通化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居環境更優美,爭創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市。
(一)鞏固提升生態資源優勢
加強生態建設與保護,劃定生態紅線,實施生態建設行動計劃,推進山水林田湖生態工程。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二期、退耕還林、地質災害治理、綠色礦山建設等重大生態建設工程,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探索建立林區生態補償機制,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支持林區轉型發展。實施黑土地保護行動,推進土壤改良、土地整理、農防林更新改造,加快治理水土流失。實施生態移民工程,有序推動國有林區、林場、重要濕地和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居民遷移。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加大生態補償力度。推行生態文明理念,在全社會進一步普及和推廣生態文化。
龍灣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集安五女峰
白雞峰森林公園主峰
(二)綜合治理環境污染
實行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堅持源頭管控和環境準入,形成政府、市場、公眾多元共治的環境治理體系。強化污染總量控制,落實污染減排責任,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交易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建立健全污染物排放許可證制度。強化大氣污染防治,實施大氣清潔行動計劃,全面開展工業污染防治、燃煤小鍋爐整治、燃油品質提升和機動車尾氣治理,逐步淘汰黃標車。加快實施農村清潔行動計劃,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開展秸稈焚燒治理。強化水污染防治,實施水體清潔行動計劃,推進渾江、鴨綠江、哈泥河等全流域綜合治理,加強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三)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
實行能源和水資源消耗、建設用地等總量控制和強度控制,加快資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節約集約型轉變。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節能新機制,探索建立節能量交易體系。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堅持城鎮規模以水而定,產業發展量水而行,推廣高效節水技術和產品,強化計劃用水管理,建設節水型社會。推進地質找礦“358”戰略,實現地質勘察重大突破,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推進綠色消費,嚴格執行禁塑令,鼓勵購買使用節能節水產品,加快資源回收利用。堅持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嚴控增量和盤活存量,實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工礦廢棄地復墾和周山環境治理,積極爭取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推廣應用節地技術和模式,創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范市。
通化市哈泥河水源上遊涵養
台中市化糞池清理
石湖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四)大力發展綠色產業
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減少經濟社會發展的資源環境代價。支持綠色清潔生產,全面推進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鼓勵企業工藝技術裝備更新改造。支持循環經濟發展,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推廣節能環保產品應用,提升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和服務水平。支持新能源發展,積極開發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支持新能源汽車、生態農業和綠色建築推廣。加快推進低碳城市、低碳工業園區、低碳社區建設。
(五)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以特色鄉鎮、中心村為建設重點,推進實施“生態人居”、“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工程;優化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優美鄉村
當前,通化正搶抓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機遇,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紮實推進“六個一”發展佈局,即發展一個大產業——大健康產業;打開一條大通道——吉林省南部借丹東港出海大通道;謀劃實施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市場競爭和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培育一支務實奉獻、勇於創新的企業傢隊伍;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擔當進取、勤廉幹事的幹部隊伍;打造一個行政審批項目少、服務質量優、辦事效率高的發展環境,努力把通化建設成為吉林省綠色轉型發展示范區、東北東部中心城市和國際醫藥健康名城。
??? (此文章內容由參賽方提供)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